健康資訊

2020-05-23

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(UTI)
     意指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,也稱為急性膀胱炎或膀胱感染。泌尿道分為上、下泌尿道,感染部位不同對應到不同疾病名稱:當影響到下泌尿道,稱為膀胱炎;當影響到上泌尿道(即腎臟),則稱為腎盂腎炎。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病菌經尿道口逆行而上侵入腎臟、輸尿管、膀胱、攝護腺和尿道所引起的發炎反應;或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,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侵犯到泌尿道,或是泌尿道鄰近器官的感染再侵犯到泌尿系統。如果病患本身有泌尿道結石、攝護腺肥大、神經性膀胱、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或糖尿病等病變,會使得尿路感染更容易發生。
 
        泌尿道感染可能發生於各個年齡層,盛行率會隨年齡增加而升高,女性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是男性的三倍以上,其中以生育年齡層及65歲以上的女性病患最為常見。在生理構造上,女性尿道口距離膀胱只有3-4公分,而男性尿道口距離膀胱卻有15-20公分的長度,由於女性的尿道口距離陰道和肛門相當近,因此,很容易透過性行為或不當的衛生習慣,讓病菌經由尿道進入膀胱,造成感染;此外,兒童、老年人和長期放置導尿管病患也經常會有泌尿道感染的情形發生,而兒童的泌尿道感染有時可能合併泌尿系統結構異常,例如:膀胱輸尿管逆流,尿道瓣膜及尿路阻塞等先天性疾病,必須更加積極的治療和診斷。
 
        罹患泌尿道感染常見的原因包括:
  1. 飲水量攝取不足:水喝得少,會減少排尿的頻率,因而增加細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內的時間,並且繁殖進而形成感染。
  2. 長時間憋尿:有些人因為工作性質或習慣,而長時間憋尿,例如:老師、專櫃小姐、護理人員、司機等,容易因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較久,而造成感染機率增加。
  3. 特殊活動:性交時,常常會把陰道和肛門間的細菌帶進尿道、甚至膀胱裡。
  4. 衛生習慣不良:女性排尿後,擦拭的方向應由陰道口擦至肛門,即由前往後擦拭,當擦拭方向不對時,容易把陰道和肛門間的細菌帶進尿道、甚至膀胱,引起感染。
  5. 避孕方法不當:不當地使用子宮避孕套,會壓迫到膀胱,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會。此外,避孕套上的殺精劑,也會使得陰道內的組織變得脆弱,容易受到細菌感染。
  6. 更年期的女性:因女性賀爾蒙降低,使黏膜較乾澀、脆弱、細菌易滋長,更增加陰道及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(約一般年齡層的10到15倍之多)。
       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致病菌常見有細菌、披衣菌、黴漿菌、鞭蟲等微生物,其中以細菌感染最為常見,最常見引發感染的細菌是存在於大便中的大腸桿菌(Escherichia coli),約占了80%左右,其次為克雷白氏桿菌屬和腐生性葡萄球菌。
 
        泌尿道感染隨著感染的位置和程度的不同,相對的症狀也不一樣。一般常見症狀有:經常頻尿、尿急、排尿會痛、有灼熱感、下腹部感覺疼痛或尿道口排出分泌物、尿液呈現混濁狀等;若出現腎臟感染,可能會有發燒、寒顫、後腰部疼痛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;有些慢性發炎者並無上述典型症狀(如脊髓損傷患者),僅會出現尿濁、尿有異味、痙攣變嚴重或冒汗、頭痛等。而嚴重的泌尿道感染,細菌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進而造成敗血症。相反的,有些泌尿道感染的病患完全沒有任何症狀,需經由尿液檢驗或儀器檢查才能看出有泌尿道感染的跡象。
 
        在臨床上,個人相關病史的詳細詢問是診斷泌尿道感染的重點,醫師會根據病患臨床症狀的嚴重度,先留取中段尿進行尿液常規檢查或尿液細菌培養,檢查尿液中有無多數白血球、紅血球、潛血反應來診斷是否有發炎反應和細菌感染的徵狀,若尿液中白血球達3/HPF或細菌量大於10x10^4 cFu/mL,則可視為泌尿道感染。
 
        一旦確定診斷為泌尿道感染的病患,醫師會依據感染的嚴重程度來給予藥物治療,對於較輕微的泌尿道感染患者,服用1~3天的抗生素即可痊癒;而對於較嚴重感染的病患,則會給予7~14天口服抗生素藥物治療,或是合併注射抗生素針劑治療。病患必須特別注意是,由於服用的是抗生素藥物,為了避免抗藥性的產生與確保泌尿道內的病菌能夠完全被消滅,即使症狀已經改善了,也應該把醫師給予抗生素藥物的療程藥物服完,才是最正確的治療方式。
       
預防泌尿道感染
  1. 最簡單又重要的方法:多喝水、少憋尿,充分攝取水分和良好排尿習慣,可避免讓病菌長時間停留在泌尿道。
  2. 避免飲用咖啡、酒精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刺激膀胱。
  3. 多吃尿液酸化食物(如:肉類、蛋、乳酪、梅子、蔓越梅汁、健康醋),可降低細菌繁殖速度。
  4. 平時應避免穿著過緊、不透氣的褲子,避免產生悶熱和增加病菌繁殖的機會。
  5.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,女性如廁後,正確擦拭方向應以『由前往後擦拭』(往肛門處擦),不可來回擦拭,以免肛門處的病菌接觸到尿道。
  6. 以淋浴取代坐浴,避免使用婦女清潔劑。
  7. 性行為前後應多喝水、排尿及清潔生殖器官。
  8. 檢查子宮避孕套是否合用,或使用其他避孕方式。
  9. 吃蔓越莓錠或喝蔓越莓汁:在醫學上已被證實,蔓越莓中的花青素(proanthocyanidins)成分可以使尿液維持酸性,防止大腸桿菌附著於尿道壁上,可當作平日預防泌尿道感染的保健品。
  10. 若有頻尿、尿急、排尿會痛、有灼熱感等情形,建議應盡速就醫治療,才是正確保健之道。